编者按:王树良,男,1975年生,武汉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工学博士,双博士后。国家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1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二等奖、“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”、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、湖北省“五四”青年金质奖章。美国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 iCarnegie 教师。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大学、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等大学访问学者。其博士期间师从于李德仁院士,博士学位论文于2005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
在近期举办的“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”活动中,武汉大学王树良教授以“认认真真治学”为题给大家分享了他的为学之道:一是老老实实做人;二是认认真真治学;三是踏踏实实进步。关于老老实实做人,王树良认为,要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;要实事求是,言行有据;要扬真弃伪,持之以恒;要团级协作,乐于助人;学思相彰,精益求精;要忘怨记恩,宽容谦虚。关于认认真真治学,王树良指出,要敬畏科学,厚积薄发;要持续学习,根源创新;要辛苦耕耘,享受过程;要网络思维,群体智能;要善于沟通,实时信息;占有共性,突出个性。关于踏踏实实进步,王树良指出,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而言,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生涯,是通过他的成果反映出来的。成果包括,发表学术会议论文、学术期刊论文,出版学术专著,申请发明专利,申请软件著作权,产出实际应用成果等。
王树良特别强调,论文的写作、发表过程是科学研究深化、完善的过程。对写论文要抱着一种百折不挠的快乐的心情,他认为,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会仅为发表论文才研究,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会认为发表论文的多少与学术贡献可以等同。但是,每一个真正的学者都会爱惜自己的论文,关心他人对自己论文的评论和引用。这是论文的社会效果和价值所在。一个科技工作者建立起被同行认可的价值往往需要10年20年甚至一生的漫长时间和积累,科技工作者要珍惜自己在同行中的声誉和价值。
王树良认为,学位论文的关键是要有新的发现,有自己的创新点。创新的本领,首先是选择做什么的本领,因此,必须精心地选择主攻方向与技术路线。同时,创新需要以积极的精神、平和的心态,去寻找与常规不相符合的偏差,有矛盾和异常的结果。往往正是这些非正常现象后面隐藏着发现的线索,这些线索有可能向流行的思想和传统的解释提出挑战。创新还要重视细节,常常在完善研究方法的过程中,会有出乎意料的发现。创新还要重视对数据的挖掘,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对第一手数据的仔细观察,要防止现代化工具自动地平均化,掩盖了不常出现的、细微的或者有矛盾的现象与后果。
王树良进一步指出,作为研究生要有不畏权威、敢于质疑的精神与勇气。他认为专家和权威的理论与影响,有时会过于强大,以至于自己的原创还没有成形就被彻底否定。因此,只是因为别人说不可能或不重要就准备放弃一项研究之前,需要再三考虑;学生可以和老师争论,一个学生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并证明另一个学生做得不对。这种氛围里形成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