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葛剑雄,男,1945年生。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、博士生导师。长期从事历史地理、中国史、人口史、移民史等方面的研究。曾参加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赴长城站考察,担任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“走进非洲”嘉宾主持,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考察活动“玄奘之路”等,多次在中央电视台“百家讲坛”和凤凰卫视“世纪大讲堂”演讲。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被《南方人物周刊》、新浪网等机构评为“2006年中国魅力50人”等奖励。担任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,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、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,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,中国史学会理事,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,全国政协常委、上海市政府参事、上海市政府侨办咨询专家。
“我并不太看重学生原来是哪里毕业的”。如何才能做到破格不降格,葛教授谈到,虽然学生在本科期间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具备比较好的基础,但是他觉得这不是唯一的。他说,他指导的一位优秀博士论文的作者,是烟台师院毕业的,虽然基础不怎么好,但是通过交谈发现,这个学生愿意刻苦学习,有发展前景,所以招了他。该生后来选做了一个跨学科的论文选题,并在葛教授的指导继续攻读博士学位,其论文最终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
葛教授指出,他们非常重视面试,所有报考的考生,与导师坐到一起,互相交流,容许他们抢答,纠正,有什么问题大家问、大家讲,做好的题目大家点评,优秀的同学就表现出来了,而不仅仅是看他是北大的,还是某某师专的。规定英文要口试。这种公开的,面对面的复试,谁优谁劣看得很清楚,很公平、公正。
“一定要超过我,否则做学术怎么进步”。 这是葛教授的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标准,这个标准成为葛教授本人指导研究生的座佑铭。葛教授指出,创新的基础就是发现,发现原来的不足,发现原来的错误,必须坦率面对不足与错误,实事求是地指出,否则无法创新,这不是对前人的怀疑,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进步。创新还要有非常好的外部环境,真理出于争论,老师要跟研究生平等讨论、甚至争论,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,这是激发学生探究真理愿望的重要途径。
“导师的作用最多是一种点拨点拨”。怎样把有培养潜力的人培养出来,葛教授认为,到了博士生阶段,导师的作用最多是一种点拨点拨,要再把学生从头开始培养,那是不可能的。导师就是要帮助研究生确立一个合理的、有限的创新目标。随着博士规模的扩大,导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标准也不能定得太高,不要硬性规定研究生要在什么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。论文选题本身要体现创新,选题没有创新那么就是文章有创新也是一篇二流的论文。选题往往不只来源于一个传统学科的本身,传统学科本身的选题很难做出优秀水平的论文,一般有一些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背景,或是从传统学科中伸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方向,那么这种论文那比较容易取得成绩。葛教授指出,对于跨学科的选题必须要求学生学习跨学科的课程,了解跨学科的基本知识,同时,要请跨学科的老师给予把关与指导,这样才能把跨学科的选题做得最好。
“博士论文、包括他们作品要体现一个严谨的学风”。 葛教授的学位论文,其导师修改得非常详细,而且当面与他讨论。他认为现在有的老师连论文都没看过显然不敢想象,看论文、修改论文是老师基本的事。学生学风不正,导师也有责任,导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学术规范,导师要对论文文献引用、学术规范给予严格的把关。“不要把培养的责任都交给学校,都交给导师”。葛教授认为,大师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,大师首先要依靠他的天才,没有天才不行,不是谁都有这种天才的。学校、导师最关键的把天才挖掘出来,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创新目标,营造创新创新环境,给予精心的指导。他也指出,我们的目标不能只注重能不能成为优秀博士论文,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论文的指导,要出更多优秀的论文,另一方面要淡化目前这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。
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,在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后,以高中毕业的学历,于1978年,考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并在1983年,在他登记为博士生的半年时间内,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,成为我国第一批文科博士。他是“破格不降格”政策的直接受益者。在近期举办的“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”活动中,他作为两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,以其切身体会,以“破格不降格”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为师之道。